昨日,廈門市消防救援支隊(以下簡稱“支隊”)在湖里、翔安兩區同步開展“藍劍-2022”綜合應急救援實戰拉動演練。
演練模擬了地震、洪澇及次生災害的發生,共調集地震救援、水域救援、重型排澇隊等綜合專業隊伍及部分社會聯動單位300余人參與,支隊全勤指揮部遂行出動。
多方力量迅速集結
演練模擬的情況是:我市近海某海域發生里氏7.0級地震,并伴有次生洪澇、房屋倒塌等情況發生,震區多處建筑物倒塌損毀,人員被困,部分供電和通信中斷……
支隊接到“災情”信息,立即啟動重特大災害事故救援預案,成立總指揮部,并第一時間向總隊指揮中心報告,請求增援。
支隊派出地震、水域、排澇重型救援隊及湖里大隊地震、水域機動隊等綜合救援專業隊趕赴集結地點,其余大隊機動力量集結待命。與此同時,派出所場地保障、戰時政工、通信保障、后勤保障等多個小組,在后方形成強有力保障。
多方力量向“災區”挺進。支隊前突偵察力量通過直升機進入災區,開展前期偵察。救援人員攜行裝備,駕車將救援器材運抵“核心區”,行至車輛無法通行路段時,他們則迎風冒雨,踏著泥濘徒步走向集合地點。
廢墟搜救抗洪排澇
演練過程中,前方指揮部隨機下達任務。行動基地搭建、大面積搜救、繩索下降救援等實戰科目在湖里區鳳頭社依次打響,支隊領導帶隊前置,在搜救現場指導演練。
“有人嗎,聽到請敲擊三下!”廢墟之上,救援人員展開大面積搜索救援,迅速搜索出標識物。隨后,生命探測儀和搜救犬一同上陣,定位“被困人員”位置,搜索生命跡象。
倒塌建筑內發現一名“被困人員”!救援人員先對開裂不穩定墻體進行支撐保護,隨后,交替使用高頻環鋸和電鎬清理破拆墻體,打開救援通道,救出該名人員。
翔安區,持續強降水造成“內澇”,有人“被困”樓內。支隊重型排澇隊利用遠程供水系統對內澇區域展開排澇作業;救援人員搭建繩索系統,將人員轉移至安全地帶。
在湖里區某處水域,救援人員還分別借助牽引繩、橡皮艇等工具,成功化解了“孤島被困人員”“落水人員”“失去動力漁船”的危機。(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 通訊員 林志超)